海立:数字化如何打造新增长力

Wed Jun 19 17:27:50 CST 2019 来源:coowor.com 收藏 阅读数:11598

分享

20多年来,海立智能制造围绕“信息化、自动化、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”开展建设。

如果用人体来作比喻,海立的智能制造是怎样的呢?

“信息化”如人的“器官”,用信息系统及技术管理业务,优化结构提升管理效率。

“自动化”如人的“四肢”,用机器人替代人,建立离散型制造的机器人集成系统。

“数字化”如人的“血液”,采集各个业务及执行层级的多类数据,进行绩效分析与监控。

“网络化”如人的“神经系统”,打通企业内部信息孤岛,联通生产流程数据、产品数据、供应链数据。

“智能化”如人的“大脑”,利用智能化的技术及大数据分析平台,进行战略预测和决策。

数据驱动打造个性化订制平台

当前,智能制造不再以制造端的生产力为起点,而是将客户端的价值需求作为整个生产链的出发点。海立聚焦于满足客户的多样化、个性化定制需求,已形成9大产品系列1000多个机种,客户化定制型号超过10000种。

一直以来,海立积极推行“精益生产”和“全面质量管理”,在研发、生产及运营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。这些宝贵的经验,对于处在转型发展中的海立来说,可转化成数据,进而转化为竞争力,通过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。可以说,海量的数据积累为海立智能制造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
基于“数据驱动”的智能制造,海立围绕智能设计和数字化制造进行重点推进,打通了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流和产品制造数据流。

产品全生命周期系统是由多个软件系统搭建而成,并基于设计和开发的大数据分析,不断优化,提升开发效率,缩短交付周期。基于HPISS压缩机选型、CRM客户需求、RCS仿真系统、MBPD参数化三维建模形成数字化样机,从PLM设计、TCM工艺、LIMS实验、到MES生产,形成压缩机实物的制造过程数据和产品数据,虚拟和现实的结合,实现压缩机数字孪生和数据交互对接,构成海立产品全过程数字化管理。

数字化制造以精益生产为主线,通过构建“生产精益化、设备自动化、管理信息化、人员高效化、绩效数字化、运营协同化”来进行交互对接,打通数据孤岛,形成全过程的数据串叠体系。

上千种客户定制机种、上万种物料以准时(JUST IN TIME)模式在海立数字化产供销系统中自动计算与传递。供应商每4小时一次精准送货,库存使用量小于6小时,24小时不间断到达。

全自动无人仓库、自动二维码扫描,数据流从这里开始,奔向智能工厂的各个环节,为千里之外的顾客和供应商所共享。立体物流布局,工位系统与物流系统联网,AGV小车在网格化隧道中快速穿梭,将物料精准送达每个工位,每台压缩机可产生47.8M数据量。

从每一块钢板到产品的全过程数字化可追溯,生产过程数据与产品数据采集串叠后上传云端。

南昌海立于2009年投产,已累计投资16.3亿元,累计产销压缩机近6000万台,销售收入200亿元。经过十年发展,已成为赣江新区、南昌经开区智能装备制造业的领军企业,是目前海立在全球13家工厂中投资规模及产能最大的一家企业。

2019年4月26日,南昌海立大规格空调压缩机制智能制造项目举行建成投产仪式。该项目是海立顺应互联网+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、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产业变革趋势的战略布局。项目总投资6.2亿元,包括实施转移新建大规格旋转式压缩机生产线,产品升级和智能制造技术改造。

项目投产后,南昌海立的压缩机年产能将增至1500万台,跃居为全球第三大空调压缩机生产基地。

此外,项目的实施还可帮助海立从容应对旋转式压缩机新冷媒、高效、变频的技术发展趋势,抓住新兴领域出现的市场机遇,以产品结构升级推动企业转型升级。项目以顾客为中心的“海立大规模定制智能制造系统”,将有效助力企业实现产供销计划一体、供应链质量追溯、跨区域统筹协同。

供应链一体化智能管理

智能制造不仅是制造业的革命,更是一场深刻的变革。创新模式、商业模式、服务模式、产业链和价值链都将产生革命性变化。

在海立,通过产供销一体化计划,精准管控着从客户需求、销售订单、采购、制造到发货整个价值链流程。通过供应链管理,实施协同着全球化的采购资源,为海立四地五厂制造基地提供跨区域的统筹协同。

海立在全球的多个生产基地,按照“管理延伸、流程一致、职能对接、矩阵汇报、核算独立”的原则,通过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融合创新,实现了订单、计划、设计、人力资源、供应链、库存、销售等一系列环节的信息化链接,实现全球一体化管控。

从海立视角来看,供应链的质量、产能、物流、结算协同系统,让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受益颇多过程信息整合透明,生产、物流、供应、销售等各个环节协同优化,整个供应链系统变得更加灵活动态,生产效率得以提升,产品质量受控,资源消耗进一步压缩……

海立的智能制造目标是要使劳动生产率提高25%,运营成本下降20%,质量不良率下降80%,产品开发周期缩短35%,能源利用率提高10%。

自主研发智能生产

近年来,海立驶入机器人使用快车道,不断加大推广力度,成长为一家专业的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商。

2018年5月9日,海立4台大型机器人通过上汽通用预验收。这是海立自主研发制作的大型机器人集成项目,也是汽车行业销售的第一单。该项目通过3D视觉检测实现了发动机组件的自动上、下料,这在汽车行业尚属首次应用。

据了解,海立自主研发的设备堪比同类进口设备,性能稳定可靠。结合自身对生产实际经验的掌握,海立吸收行业先进经验,缩短了设备研发与制作周期,大幅降低了企业的设备采购成本。

如今,每年2000多万台的节能环保压缩机在海立智能工厂中被生产出来,流向了全球165个国家的亿万家庭。从“制造”到“智造”,海立转型升级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力!

编辑人: Nina Li